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9.我曾看到我们地球灵与水星灵在一起,并听见他们交谈。除了其它事情外,我们地球灵还问他们信的是谁。他们回答说,他们信神;但当进一步询问他们所信的神时,他们就不愿说了,因为他们的习惯是不直接回答问题。然后,水星灵反过来问我们地球灵信的是谁,他们说,他们信主神。这时,水星灵说,他们发觉他们(即我们地球灵)不信任何神,并且习惯嘴上说信,其实并不信。水星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,因为他们不断运用这洞察力去探究别人所知道的。我们地球灵属于那些在世时照教会的教导表白信仰,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。在来世,那些没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之人就会丧失信仰,因为信仰没有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。一听到这话,我们地球灵都沉默了,因为他们凭那时所赋予他们的觉知承认事实的确如此。那些出于教义表白信仰,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,根本没有信仰(AC 3865, 7766, 7778, 7790, 7950, 8094)。他们的内在反对信之真理,尽管他们在世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(AC 7790, 7950)。
8701.“你独自一人做不了”表没有任何来自良善的真理从另一个源头流入。这从“独自一人做这事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独自一人做这事”当论及“摩西”所代表的神之真理时,是指唯独来自它,同时没有来自其它任何源头的真理的流注。此处的情况从前面(8685节)关于神之真理的直接流注,以及它的直接同时间接流注的阐述可以看出来;即:神之真理的直接流注在一个人正经历重生时的第一个状态下发生;但直接和间接流注在第二个状态下,也就是说,当他已经重生时发生。当流注是直接的时,主虽以良善和真理流入,但那时良善没有被感知到,只有真理被感知到。故在此期间,他通过真理被引导,不怎么通过良善被引导。不过,当流注同时是间接的时,良善就被感知到,因为间接流注抵达一个人的外在感官层。正因如此,这时主通过良善引导此人。
一般来说,要知道,直到一个人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事,他才得以重生;因为这时,他意愿良善,并在行善中觅得快乐和幸福。当他达到这种状态时,他的生命是良善的生命,他就在天堂中,因为在天堂处处掌权的,是良善。构成信的真理虽引导一个人朝向良善,从而朝向天堂,却不能把他放在天堂。其原因在于,在来世,所有人都照着意愿的生命,而非理解力的生命形成不同的社群;因为意愿在哪里,理解力就在哪里,反过来不行。无论在天堂还是地狱,都是这种情况。那些邪恶的人不会被送入地狱,直到其生活的邪恶掌控他们;因为当这邪恶掌控他们时,其邪恶的虚假也会掌控他们;那些在天堂处于良善的人同样处于其良善的真理。在来世,所有人都被带入拥有一个心智的状态,也就是说,其意愿的意图与其思维相一致,而非相矛盾。世上的情况则不然,因为在世上,一个人所想的,甚至所理解的,不同于他所意愿的。但这是为了使他能得以改造,也就是使他能理解何为良善,尽管他意愿邪恶,从而使他能通过理解力被引导意愿良善。不过,在来世,人人都照着他在世上所获得的意愿而被引导。
1838.“亚伯兰沉睡了”表示那时教会处于黑暗,这从“沉睡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相对于“清醒”,“沉睡”是指一种黑暗的状态;该状态在此被归于亚伯兰所代表的主。沉睡或一种黑暗的状态不是临到了主,而是临到了教会。这种情形和来世的一样;在来世,主始终是太阳,即光本身;但在那里的恶人面前,祂显为黑暗,因为主照着各人的状态显现。因此,本节谈论的是处于一种黑暗状态之时的教会。
以荒废、惩罚和定罪为例:在圣言的许多经文中,它们都被归于主;而事实上,它们都属于教会成员,是他自我荒废、惩罚和定罪。在人看来,似乎是主在使人荒废,惩罚和定罪;由于表象是这样,所以经上照着表象这样说。人若不通过表象被教导,就根本不允许自己被教导。凡违背表象的东西,他既不相信也不明白,除非等到以后他拥有判断力,并被赋予仁之信的时候。
这同样适用于教会。当它处于黑暗状态时,主在教会成员眼里如此模糊,以至于他们看不见祂,也就是说,不承认祂。然而,变得模糊的,根本不是主,而是人,尽管主渴望在人里面并与他同在。尽管如此,模糊仍被归于主。这里的“沉睡”也是如此,它表示教会的一种黑暗状态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